理学院

理学院成立于2023年3月。前身是基础部教学部、文理学院。著名数学教育家、二级教授陆子芬曾任基础部首任部主任。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有影响的教授先后担任过基础部主任。

理学院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任教师67人,实验室员12人。教师中有教授10人,副教授22人,校教学名师5名。理学院下设教学单位有:数学系、物理教学部。数学系下设公共数学教研室、数学与应用数学教研室、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数学建模实验室、符号计算研究中心。物理教学部下设物理教研室、物理实验中心。

理学院承担面向全校研究生、本科生数理学科的教学任务,同时承担自身专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和培养任务,有“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两个本科专业的学位教育,每年从全国招近百名学生。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于2001年设立并开始招生。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于2007年设立并开始招生,2021年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生就业随着社会发展,前景越发广阔,毕业生主要进入银行、金融机构、航运企事业单位、大数据公司等单位工作。

2019年,获得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智能算法与数据科学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专业已形成一批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主要以教授、副教授为主,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4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分析与方程、代数与数论、科学计算、图论与优化及其应用、智能算法与数据科学等主要研究方向。部分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我院数学硕士研究生在高质量论文发表和参加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近三年来,发表SCI论文11篇,核心论文18篇,在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1位同学获得一等奖,13位同学获得二等奖,3位同学获得三等奖。

理学院在“十四五”期间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立项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3项,其他各类科研项目10项,总经费达到492.31万元。共发表各类论文219篇,其中SCI论文119篇,EI论文54篇。立项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6门,市一流本科课程1门;获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发表教学论文11篇;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市、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共获得市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校级一等奖1项;2019年获批数学一级硕士点,学科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学院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有一项合作培养本科生的访问生交流项目。每年有多名国际知名人士来我院访问交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全国及上海市各类奖项百余项;学生的就业率每年都在学校位列前茅。

理学院全体教职员工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在搞好全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向高发展,争取学科建设有新的进展和突破;向深发展,办好自己的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向宽发展,寻找与校内外合作办学和科研的平台空间,为把学校建设成教学科研型大学,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理论支撑和基础服务。

数学类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数学类专业属于理学,按照大类进行招生,培养具有扎实数学基础、创新思维能力和跨学科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数学类专业第一、二学年不分专业,实行数学大类培养。具有“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特点,拥有一套专业基础学习、实践教学、国际交流的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本科、硕士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过程中注重夯实扎实的数学与应用数学基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潜能,强化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学年末,根据学生的志愿及德、智、体成绩,按照“绩点优先,参考志愿”的原则分流到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数学类专业。每个专业的学生须修满数学大类专业及分流专业规定的学分。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运筹学通论、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等。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专业是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最优化算法、数学建模、数值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数学物理方程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金融机构、学校、科研机构、图书情报系统、生产经营与管理等部门从事数学建模、数据分析、软件开发等教学与研究工作,优秀毕业生还可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实操能力,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备航运、物流、海洋知识背景,受到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信息技术科学与工程计算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复变函数、运筹学通论、多元统计分析、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信息论基础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政府机关、航运物流企业、图书情报系统、学校与科研机构、信息产业和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软件开发、算法设计、数据分析和管理工作的能力,或可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更新于2025年5月)